1. <span id="gbnmy"></span>
      <optgroup id="gbnmy"></optgroup>

    2. <span id="gbnmy"><output id="gbnmy"></output></span>

        你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正文

        電子信息產業鏈西遷引發市場爭奪戰

        發布時間:2010-09-15

        機遇與挑戰:

        • 產業鏈條整體西移是大方向
        • 本土企業寥寥無幾
        • 外地企業積極

        市場數據:

        • 90%以上為省外、國外高新企業


        9月7日,2010年中國(成都)電子展在成都二度開展。此次電子展吸納了國內外400余家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制造設備、測試/測量設備等方面的高新企業,首日的采購交易意向金額預計可達2.1億元。

        然而,在這場電子信息產業的西部盛會中,本土企業的展位卻寥寥無幾,90%以上為省外、國外高新企業。電子信息產業的“圍城”效應背后,西部電子信息產業鏈缺失所帶來的市場爭奪戰已迫在眉睫。

        成都拓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的展位負責人杜思斌告訴記者:“我們的興趣更多放在北京的電子展上。”由于西部下游企業相對較少,該公司生產的有機硅產品90%左右銷往產業鏈條相對完善的珠三角,本地市場在杜思斌看來目前“規模還太小”。市場規模的局限性同樣影響著西部的眾多電子制造企業。成都天大儀器公司負責人坦言,省內企業的采購團隊對他們銷售額的提升“幫助有限”。

        在本土企業的淡定面前,外地企業的積極“搶灘”就顯得分外熱情。雖然在四川地區年銷量僅10萬元,但來自珠三角的天拓電子企業有限公司已下決心在成渝地區設一處年產值3000萬元的新廠。

        積極西遷的不僅是國內企業。雖然只是第一次在成都參展,但歐姆半導體公司已經迅速展開了布局西部的步伐。“現在產業鏈條整體西移是大方向。”歐姆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網絡技術經理水原徳健認為,作為上游供應商,緊隨產業鏈才是抓住市場的關鍵。

        在為數不多的成都參展企業中,成都天奧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邦國可能是興趣最濃厚的一個。2003年,該公司技術服務收入僅為200萬元,而2009年已增至1200萬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1400萬元。”周邦國信心十足。

        眾多電子企業的涌入,有利于填補四川相關產業鏈的空白,推動西部電子信息市場進一步走向成熟,但同時也為本土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在積極招商引資的同時,如何扶持和壯大本土企業,培育自己的產業“龍頭”,是地方政府面臨的一大考驗。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亚洲18精品2020最新自拍|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欧美|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