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gbnmy"></span>
      <optgroup id="gbnmy"></optgroup>

    2. <span id="gbnmy"><output id="gbnmy"></output></span>

        你的位置:首頁 > 電源管理 > 正文

        高性能氮化鎵晶體管研制成功

        發布時間:2011-10-11 來源:科技日報

        新聞事件:

        • 法國和瑞士科學家研制成功高性能氮化鎵晶體

        事件影響:

        • 科學家可據高性能氮化鎵晶體管研制出混合電子元件
        • 氮化鎵晶體管可使計算機、手機及動力電子設備更高效

        據悉,法國和瑞士科學家首次使用氮化鎵在(100)-硅(晶體取向為100)基座上,成功制造出了性能優異的高電子遷徙率晶體管(HEMTs)。此前,氮化鎵只能用于(111)-硅上,而目前廣泛使用的由硅制成的互補性金屬氧化半導體(CMOS)芯片一般在(100)-硅或(110)-硅晶圓上制成。這表明,新晶體管能同由(110)-硅制成的CMOS芯片兼容,科學家可據此研制出兼具CMOS芯片的計算能力和氮化鎵晶體管大功率容量的混合電子元件,以獲得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電子設備。

        晶體管主要由硅制成,用在高電壓電路中,其作用是計算以及增強電子射頻信號。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學院(ETH)的科倫坡·博羅內斯說:“硅是上帝賜予工程師們的禮物。硅不僅是做基座,也是做半導體和芯片的基本材料。”

        然而,硅也有缺陷。當溫度超過200攝氏度后,硅基設備開始出故障。氮化鎵晶體管能應對1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其能應對的電場強度也是硅的50多倍,這使科學家們可用氮化鎵制造出更快的電子線路。博羅內斯說:“這一點對于通訊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工程師們能借此更快更有效地處理信息。”

        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氮化鎵技術太過昂貴,不能取代硅技術。不過,最近工程師們開始利用氮化鎵在構建動力電子設備方面的優勢,希冀研發出更快、更耐熱、能效更高的晶體管。

        因為氮化鎵和硅這兩種材料的屬性不同,很難將兩者結合在一個晶圓上,并且在加熱過程中可能也會產生裂痕。不過,在最新研究中,博羅內斯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將氮化鎵種植在(100)-硅晶圓上,制造出了新的氮化鎵晶體管,也解決了高溫可能產生裂痕的問題。

        (100)-硅基座的成本為每平方厘米50美分,比常用的藍寶石或碳化硅基座更便宜(碳化硅基座的成本為每平方厘米5美元至20美元),大大降低了氮化鎵技術的成本??茖W家們也可以使用硅制造出直徑為30厘米的大晶圓,用藍寶石或碳化硅則無法做到這些。

        另外,氮化鎵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因此由其制成的動力電子設備幾乎不需要冷卻。博羅內斯表示,如果移動通訊基站配備氮化鎵晶體管,運營商將不再需要高能耗的冷卻系統。照明能耗約占全球能耗的20%,用氮化鎵制成的一個5瓦的燈泡與傳統60瓦的白熾燈一樣明亮,因此,氮化鎵有助于為照明領域節省大量能源。

        科學家們也已證明,氮化鎵晶體管能更快發光,且頻率可高達205G赫茲,足以使計算機、手機以及動力電子設備更快、更小且更經濟。
        要采購晶體么,點這里了解一下價格!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亚洲18精品2020最新自拍|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欧美|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