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gbnmy"></span>
      <optgroup id="gbnmy"></optgroup>

    2. <span id="gbnmy"><output id="gbnmy"></output></span>

        你的位置:首頁 > RF/微波 > 正文

        工程師經驗:去加重學習筆記分享

        發布時間:2015-05-07 來源:王萍 一博科技 責任編輯:sherry

        【導讀】在長距離高速串行信號傳輸時,由于傳輸線對高頻分量損耗更多,接收端眼圖閉合。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眼圖均衡技術被廣泛應用。其基本原理就是增加高頻分量以彌補傳輸線的高頻損耗。我們在驅動端最常見的就是預加重(pre-emphasis)和去加重(de-emphasis)。
         
        下面是去加重的功能演示。
         
        圖2中藍色信號是驅動端速率為10Gbps(基頻為5GHz),輸出幅值為1V,去加重為10db時的輸出波形,紅色為去加重為0時的輸出波形。
        去加重的頻響曲線如下圖紅色曲線,淺藍色為一根5GHz時衰減為10db傳輸線:
        去加重的頻響曲線
        可以看到,去加重將低頻衰減了10db,5GHz時衰減為零。所以去加重和5GHz時衰減為10db通道相加得到的效果是低頻和高頻等幅衰減(紫色線)。
        去加重的頻響曲線
        那么接下來將輸出幅值拉高,就可以得到完美的頻響了。紫色曲線是輸出幅值拉高2.3V時的頻響,是不是大有改善???
        去加重的頻響曲線
        [page]
        時域波形再來驗證一下效果哈。
        時域波形
        果然有效果吧。我們常見的AMI模型里,一般就是包括圖8所示四個控制參數。其中PRECURSOR和POSTCURSOR就是去加重的抽頭,PRECURSOR是變化的前一位,POSTCURSOR是變化的后一位,更強的芯片會有更多的PRECURSOR和POSTCURSOR(如圖9,分別有2個PRECURSOR和POSTCURSOR)。TXDIFFCTRL是輸出波形幅值控制,TX_PVT是驅動能力選擇(fast,slow,typical)。
        時域波形
        一般調節這些選項時可以先觀察眼圖的特點。比如下邊這個眼圖,左邊部分眼高較小,將POSTCURSOR(變化的后一位)調大,得到圖11的眼圖,這個眼睛就左右比較均衡,再將輸出幅值一調,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眼圖(圖12)了。如果是右邊部分眼高小,就可以通過PRECURSOR來調節。
        時域波形
        我們演示時的通道只是一根傳輸線,實際的通道有連接器,有過孔,級聯起來的通道就是下面的情況。
        要采購連接器么,點這里了解一下價格!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亚洲18精品2020最新自拍|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欧美|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