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n id="gbnmy"></span>
      <optgroup id="gbnmy"></optgroup>

    2. <span id="gbnmy"><output id="gbnmy"></output></span>

        你的位置:首頁 > RF/微波 > 正文

        工程師們福利到:微帶線系列-共面波導

        發布時間:2015-06-18 來源:陳德恒 一博科技 責任編輯:sherry

        【導讀】看過《關于裕量》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很多規則或者經驗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越是了解這些經驗的形成過程,就越會對他們失去敬畏。但是對于大部分工程師來說,我們很難去完全了解一個規則的形成過程,我們在網絡上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理論,但是網絡不會告訴我們項目經理怎么想的,硬件主管又是怎么想的。
         
        工程師們福利到:微帶線系列-微帶線的損耗(2)
        http://www.joehorizon.com/rf-art/80029097
        工程師們福利到:微帶線系列技術講解-微帶線的損耗(1)
        http://www.joehorizon.com/emc-art/80029059
        工程師們福利到:微帶線系列技術講解(1)——EMC
        http://www.joehorizon.com/emc-art/80029055
         
        今天小陳在這里斗膽推測一下被許多人神化的共面波導結構。
         
        說到被神化,因為有大量的設計被要求做成了共面波導形式,理由無非是損耗與串擾。
         
        關于串擾,在《包地與串擾》已經說過,如果處理不慎的話,串擾只會是有增無減的。
         
        而損耗小的理由,是因為相同平面有參考的話,更多的電磁場分布在空氣中,空氣的損耗是遠小于介質的。是否是這樣呢?上圖為證:
        損耗
        可以看到,實際上共面波導比普通的微帶線的損耗更大。要解釋這個需要結合前兩篇文章的理論。第一是因為綠油本身的損耗;第二是因為雖然更多的電磁場分布到了空氣中,也就意味著傳輸線上方的電流更多了,我們知道表層走線下方是銅,上方是鎳金,也就是導體損耗更大了。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共面波導損耗比普通微帶線小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共面波導傳輸時比微帶線更接近TEM波,而TEM波理論上是沒有色散效應的。
         
        下圖是電磁波色散的演示:
        電磁波色散
        圖中藍色眼圖為TX信號,紅色眼圖為RX信號,他們經過了一段無損線,但是眼圖的上升沿卻變緩了。這是因為低頻信號與高頻信號的傳輸速度不一樣,在接收端相位發生了偏差,也就是我們說的電磁波色散,另一個詞你一定聽過“材料的頻變參數”。
         
        到這里小陳可以得出以下的推斷了:long long ago,人們覺得微帶線損耗優于帶狀線,又由于色散以及想象中的損耗原因,共面波導結構優于普通的微帶線,在以前的測試頻段內,并沒有發現共面波導比微帶線帶狀線差的結果,那咱們就把共面波導神化吧••••
         
        當然,以上也只是本人的臆想,大家有什么別的看法歡迎交流。
         
        大部分時候,我并不會推薦走共面波導,但是有一種使用SMA連接的結構走共面波導是有必要的,如下圖:
        電磁波色散
        特別推薦
        技術文章更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熱門搜索
        ?

        關閉

        ?

        關閉

        亚洲18精品2020最新自拍|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欧美|久久精品极品盛宴观看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