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shay用于高溫作業的N通道MOSFET
Vishay已發布通過JAN認證的60V2N6660JANTX/JANTXV和90V2N6661JANTX/JANTXV 軍用級 N 通道功率 MOSFET。提供低導通電阻和快速切換時間,器件被封裝在一個密封的TO-205AD 中,可以承受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經受的高溫。
2012-06-27
-
Vishay推出0.38mm超小型雙向非對稱單線ESD保護二極管
Vishay推出具有14pF低容量的新款雙向非對稱單線ESD保護二極管--- VCUT07B1-HD1,該器件采用超小LLP1006-2L封裝,憑借1.0mm x 0.6mm的小占位面積和0.38mm的極小尺寸,可減少在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中ESD保護所需的電路板空間。
2012-06-27
-
Vishay新款MLCC的Q值可達2000以上 適合高頻和微波應用
Vishay宣布推出新系列表面貼裝多層陶瓷片式電容器(MLCC)--- VJ HIFREQ。器件具有高自振、大于2000的高Q值、小于0.05%的低介質損耗角,可在高頻商用應用中工作。
2012-06-27
-
Vishay推出超小外形雙向非對稱單線ESD保護二極管
Vishay推出具有14pF低容量的新款雙向非對稱(BiSy)單線ESD保護二極管,憑借極小外形尺寸,新的VCUT07B1-HD1可減少在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中ESD保護所需的電路板空間。
2012-06-26
-
非磁性片式電容器瞄準先進的醫療應用
為了滿足對電磁干擾極其敏感的應用,如最新的超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Vishay 推出采用特殊材料、構造技術和安全篩選的 VJ 系列非磁性多層陶瓷片式 (MLCC) 電容器。
2012-06-21
-
堅固的薄膜電阻在高達175°C和300MW條件下保持卓越性能
Vishay 的 MCW 0402 AT 芯片電阻在寬負載范圍內保持高穩定性。對于在包括高溫或高功耗的惡劣條件下需要準確的功率測量和高可靠性的應用場合,Vishay MCW 0406 AT薄膜芯片電阻提供可信賴的性能 ,而不會損害額定功率或電氣性能。
2012-06-19
-
VCNL4020:業界最薄全集成接近和環境光光學傳感器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推出具有0.8mm業內最低高度的新款全集成接近和環境光光學傳感器--- VCNL4020。該器件把一個紅外發射器、用于測量接近程度的光電二極管、一個環境光探測器、一個信號調理IC和一個16位ADC全部組合進一個小尺寸的4.8mm x 2.3mm x 0.8mm矩形無引線(LLP)封裝里。這款3合1傳感器有一個中斷函數,支持I2C總線通信接口,能大大簡化在各種各樣消費類和行業應用里窗口和傳感器的位置擺放問題。
2012-06-18
-
Vishay采用小尺寸綠色封裝的非過零光敏光耦可節省66%的PCB空間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發布采用行業標準微型扁平SOP4封裝的新款非過零光敏光耦---VOM160和VOM305x。推出的器件比采用DIP-6封裝的器件可節省66%的PCB空間,擴充了其光電子產品組合。
2012-06-14
-
浪涌電流專用:Vishay齊納二極管在惡劣環境中性能卓越
Vishay BZD27C 系列為硅平面 齊納 二極管,浪涌電流規格高達 13.3A,這使它們成為在嘈雜環境中使用,或在要求性能穩定的應用中使用的理想選擇。
2012-06-13
-
Vishay瞬態保護二極管采用微型小尺寸封裝降低空間要求
Vishay SMFxxA ESD 保護二極管采用SMF (DO-219AB) 封裝,滿足設備更小更薄的要求,這些設備可用于輕薄小尺寸的便攜式產品中,或用于空間受限型汽車模塊內,并為設計人員提供范圍為 5.0V 至 51V 的反向擊穿電壓選項。
2012-06-12
-
Vishay推出小尺寸反射光傳感器 探測距離0.2mm至5mm
Vishay宣布推出采用小型SMD封裝并帶有晶體管輸出的反射光傳感器TCNT2000。TCNT2000使用了940nm發射器芯片,探測距離0.2mm~5mm,典型CTR為4%,超過同類器件2倍。借助高CTR,器件使設計者能夠增加探測距離,或是用更低的電流驅動器件。
2012-06-08
-
Vishay發布4款小尺寸MLCC片式天線 可在868MHz和915MHz下工作
Vishay宣布推出四款小外形尺寸、高性能的MLCC器件,采用了Vishay的特殊材料和制造技術,符合便攜式通信的MBRAI標準,可分別接收和發送868MHz和915MHz的數字信號,同時保持了小尺寸外形。
2012-06-06
- 芯片級安全守護!800V電池管理中樞如何突破高壓快充瓶頸
- 功率電感器核心技術解析:原理、選型策略與全球品牌競爭力圖譜
- 鉭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納米級介質到AI服務器供電革命
- 西南科技盛宴啟幕!第十三屆西部電博會7月9日蓉城集結
- KEMET T495/T520 vs AVX TAJ鉭電容深度對比:如何選擇更適合你的設計?
- 功率電感四重奏:從筆記本到光伏,解析能效升級的隱形推手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
- 村田開始量產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層陶瓷電容器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智能家居開發指南上線!貿澤電子發布全棧式設計資源中心
- 300mm晶圓量產光學超表面!ST與Metalenz深化納米光學革命
- 可變/微調電容終極指南:從MEMS原理到國產替代選型策略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